邱天胜原名钟义,字孚功,号凯臣,生于明崇祯癸酉年(1633),卒于清康熙癸已年(1713)。明末清初,邱天胜目击时局混乱,因而“辍读书,学弓矢”,愤而投笔从戎,以武略被泉州传奇将军万正色所赏识。
康熙十九年(1680),邱天胜随万正色提督出征,在收复金门、厦门立下战功,晋升副将;后随施琅大将军出征台湾,参预澎湖海战,随军入台,因战功显赫擢升左都督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)晋京面圣,授一品荣禄大夫,兼管贵州抚标右营游击事,追封三世一品荣禄大夫,赐敕世袭。
这是东埔“四世一品”的由来,也是他们最为骄傲的一桩历史盛事。时至今日,东埔邱氏族人每逢红白喜丧,锦幢、大灯都书写“四世一品”,作为本族的象征。
据石狮进士王锡街为邱天胜撰的墓志铭称:“自奕田公徙居东埔,传至荣禄大夫讳道凤公,代有善行。”邱天胜“生而孝友”,为邻里所敬重。所谓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东埔族人之所以强盛,岂非行善积德的缘故?